很多人把练字当作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、消遣时间的手段,书写时心境澄明,笔随心走,能暂时“宠辱偕忘”,达到一种“人书合一”的境界。也正因此,书界出了很多长寿之人,智永、欧阳询、柳公权、赵构等都活了超过80岁,这在古代堪称是“寿星”了。
图片
而在明代,也有一位“不老男神”,毕生与诗文书画相伴,临终前还在帮人写墓志铭,最终“便置笔端坐而逝”,此人就是文徵明。明成化六年(1470年),文徵明生于苏州一户官宦人家,其祖上世代都是读书人,广交名流,在当地颇有声望。
图片
幼年时的他表现得并不聪慧,甚至有几分愚笨,七八岁都不能开口说话,11岁才入家塾读书。一位云游僧曾对其父文林说“此儿日后可有作为”。于是文林为儿子请来李应祯、沈周、吴宽,亲自教导他诗文书画。
图片
有了名师指点,文徵明迅速开悟,而且颇为用功,据文嘉记载,文徵明常“日写千文十本而笔不辍”。正是这份墨池笔冢的坚持,使得他在二十几岁时,就成了苏州家喻户晓的才子,与祝枝山、唐伯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俊”。
图片
文徵明一生活了90岁,练字近80年,而且还能“逆生长”,越到晚年作品水平越高,丝毫没有笔钝力衰的痕迹,当时有人感慨:“年九十时,犹作蝇头书,人以为仙”。文传世作品较多,其中80岁以后的作品真正达到了“人书俱老”的境界。
图片
尤其是《滕王阁序》,堪称文一生的行书“扛鼎之作”,苍劲潇洒,一气呵成,没有半分尘俗气,有网友评价“这才是标准中国字”。此作纵23.5厘米、横211厘米,共76行、834个字,字径大小约2厘米。
图片
书法史上很多人都写过《滕王阁序》,其中不乏赵孟頫、董其昌、高垲等名家,但能从卷中看出温润如玉、清逸雅正的文人气的,只有文徵明这一卷。这不仅与文氏深厚的功底有关,更与他温良敦厚的性格相辅相成,清人朱彝尊就说:“先生人品第一,书画次之”。
图片
此作取法于赵孟頫、米芾以及《圣教序》,笔法丰富,起笔藏露兼用,入纸后衄挫、调锋,行笔中锋为主,侧锋取妍,笔画遒劲细腻,牵丝引带,自然流畅。转折处方圆兼备,结构端庄中有几分欹侧,左右高低错落,上下疏密得宜。用墨枯润协调,俯仰、呼应极为精到。
如果我们能把文徵明这件行书学习通透,古人笔法也就掌握了,还能“医治”书法中的俗病,堪称绝佳之选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